close

       夏天悶熱,冬天濕冷,這是台灣典型的氣候,雖然冷暖氣機也可以用,但畢竟比較耗電,這時就會讓人不約而同想起除濕機,現在的除濕機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只有除濕的功能,連空氣清淨、除塵的功能都有,因此我們在選擇上也得比較費心思。

 

從這張示意圖我們可以看清楚除濕機的構造,其實跟冷氣機的運作有幾分相似呢!

       1. 除濕能力要看空間的坪數:和冷氣機一樣,除濕機的除濕能力和使用空間的大小成比,所以買除濕機之前我們又要複習一點小數學,除濕機的除濕能力是以平均每天每平方公尺能除去0.24公升的水為基礎單位,我們以8坪小房間來算,1坪=3.3平方公尺,所需的除濕能力就是3.3×8×0.24=6.3公升/天,也就是如果你要用在這樣的空間,所需要的就是除濕能力達6.3公升/天的機種,市面上的機種除濕能力大概在6~22公升/天左右,因為除濕機是可以移動的,如果在家時可能移到比8坪更大的空間,那麼可以依照算式,以家中最大的空間來推算,選擇除濕能力較合適的機種就可以用在家裏的每個空間了。

       2. 要省電還得看能源因數值:能源因數(ENERGY FACTOR,簡稱EF)指的是消費一度電 (kWh)能從空氣中除去多少水份,通常選用能源因數值大於1.00(公升/度)以上者較符合省電的要求。我國能源局有特別為除濕機的能源因數值訂出一套標準,你如果想要買除濕機的話,這個表一定要好好對照一下。

       3. 選購附有濕度控制的除濕機:現在的除濕機在科技的進步下,也衍生出以前所沒有的功能,比如冷氣、除塵、空氣清淨等等,不過最實用的要算是濕度控制這個功能,它可以讓室內濕度保持在一定的水準,而不像以前就是除濕到底,讓在室內的人還會感到眼睛乾澀,另一個好處就是比較省電,幫你省荷包。

       4. 選A型還是選B型:上網路打上除濕機的相關資訊,會發現原來除濕機也分A、B型(不是血型哦),A型是指適用在溫度攝氏15~35度、濕度40度以上的機種,但它在15度以下運轉時,內部容易結霜,結霜後壓縮機就會停止以致無法繼續運作;B型則是適用在溫度攝氏5~38度,採用除霜設計,在攝氏5~15度時就能自動除霜,在較低溫時也能持續除濕。因為兩者不同的特性才會有A型適合夏天、B型適用冬天的說法,實際上台灣是亞熱帶氣候,即使在冬天也很少在15度以下,所以B型是比較適用在台灣的,而市面上也以B型為主,A型已經很少見,而且多半用在工業用途上。

       5. 冷氣也可以除濕:是的,這是冷氣的附加功能之一,不過並不是冷氣機主要功能,就像你拿數位相機拍動態影像一定不會拍的比攝錄影機(DV)好一樣,而且要是在冬天遇到又濕又冷的天氣,你用冷氣機除濕,可能會讓室內的溫度更冷,我想沒有人為了除濕會這樣折磨自己吧!因此,我們的建議是這樣的如果你家是屬於山邊、海邊等,原本濕度就比較高的地方,或是家中有些裝備就是需要保持乾燥(千萬別想用它來弄乾洗好的衣服,那樣一個月的電費下來會讓你昏倒的),那就買台除濕機來工作吧!

本文轉載自 http://blog.xuite.net/hanting1234/0101/25402954

    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nditioner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